《我与中国的故事》——阿福【巴基斯坦】中国科学院大学
发布时间:2021-01-21 文章来源:CSCSE 文图提供:CSCSE
小时候,只要提到中国,我脑子里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长长的面条。我们国家巴基斯坦的主食是大饼和米饭,但是我却特别喜欢吃面条。以至于那时侯妈妈常常挂在嘴边一句话:“真希望有一天真主把你送到中国去!”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经常过家家说汉语。其实我们一句汉语也不懂,但是我们却常常在老师或其他同学经过时假装说汉语。这可能跟那时候我们家人常常一起看中国老电影有关。那些电影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国人都会武术。其中我最常看的一部电影是《南北醉拳》,我记得里面有一个老头,喝醉以后拥有巨大的威力,拯救了全村的人。小时侯,虽然少不更事,却往往将许多不可能变成可能。
记不清是2004年还是2005年,城里开了一处新市场,叫“中国城”。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玩具和新鲜玩意,每一件东西都是从中国来的,那里成了我最喜欢去的地方。那也是我第一次见中国人,第一次和他们接触。开始的时候觉得他们长得和我们完全不一样,后来去得多了,也就习惯了,不觉得有多么不一样了。
2016年3月,我真的来到了中国!我被中国科学院大学录取,攻读硕士学位。后来我成功申请了硕转博,现在正进行博士阶段的学习,所在的研究所是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我还记得在北京机场刚刚落地的时候,我只能通过上网联系前来接我的朋友。于是,我向机场保安求助。由于不懂汉语,我给他看了看手机,然后比划着告诉他我需要上网。他听完后拿走了我的手机,进了一间办公室。不一会儿,再出来的时候,手机已经联网了。我用唯一会说的蹩脚中文道了声“谢谢”。我想,他一定从我那不标准的声调中猜出了我是第一次来中国。
第一次想家是我第一次在饭店里吃饭的时候。那个饭店里没有勺子和叉子,只有筷子。那时候我还不会用筷子,所以那顿饭让我感觉,填饱肚子是如此困难。现在,我不仅能熟练地使用筷子,我甚至离不开筷子了。另外一件让我大开眼界的事是中国的移动支付。以前,我经常因为现金找零而让后面排队的人久等。现在,我已经完全可以熟练地扫码支付了。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变化是生命中唯一的常数。”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每时每刻都在面对各种变化,与其逃避,不如接受它,世界会变得越来越简单。
我在硕士期间开始学习汉语。那时候,感觉自己像三四岁的孩子,而老师就像父母,教我们咿呀学语。对我来说,声调太难了!我常常出错。最糟糕也最难忘的事是汉语口语考试。题目是用老师给出的词完成一段对话。我走进教室后,不知怎么了,大脑一片空白,学过的东西一点都想不起来了。憋了一会儿,我只好说:“对不起,老师们,我忘了。”那一刻,我感觉好丢脸啊。走出教室,我想起自己还要负责组织班里的结课聚餐。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来了,我不停地用汉语招呼着他们。一位老师注意到我的汉语,问:“阿福(我的中文名字),考试的时候你一句汉语都说不出来,现在怎么说得这么溜啊?”我尴尬地笑笑,说:“老师,我这会儿说汉语不用担心声调和发音,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完全没有压力啊。”听到这,大家都笑了。
进入纳米中心的研究组后,我的一位中国朋友对我说:“阿福,你必须懂中文啊。这样的话,至少别人在谈论你时,你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从那时起,我开始认真自学汉语。现在我虽然仍然不太会说汉语,但是我基本都能听懂他们在说什么。
刚来中国的时候,人们一看就知道我是老外,他们常常追着跟我合影。现在我出去,没有那么多人追着合影了,人们已经能感觉出来我不是新来的外国人。甚至,我到北京以外的城市去旅游,当地的老人还会误以为我是新疆人。听到这个,我一点都不觉得惊讶,我甚至还挺高兴的。这说明,随着我在中国待的时间越长,我已经越来越像中国人了。中国成了我的第二故乡,理解和尊重中国文化让我变成了中国人的自己人,这是件好事。我特别享受这四年来中国带给我的这些变化。
为了人民生活幸福,中国正发展得越来越好。中国政府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不仅为中国人,还为外国人,提供了各种充分发挥他们才能的工作和机遇。中国平等地接纳着这个世界上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肤色和不同种族的人们。其实,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就像我们手上的五根手指头,虽然长短不一,但却可以形成合力。只有所有的人都团结起来,精诚合作,才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中国的科技发展正在让中国人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
去年,中国经济网英文频道的《在中国》(When in China)栏目组找到我,做了一期专题采访。采访视频被制作成纪录片《在中国:纳米科学的追梦者》连续两天在我的祖国巴基斯坦的电视频道循环播放。那真是我的高光时刻!能参与这样一个平台的节目,我感觉特别荣幸。最近,我又参加了校内的“中华经典诵读-英译汉诗诵读活动”,并且获得了“诗脉相传奖”。
在中国的生活、学习和各种活动,让我更加了解中国人和中国文化。
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对于每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都是异常艰难的一年。因学习需要,这期间我一直在中国。我和每一位中国人一样,遵从政府的号召和要求,积极居家抗疫。我亲眼目睹了中国政府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而采取的有效抗击。与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疫情防控工作卓有成效。在此,我真诚地祈祷中国和世界各国一道,成功战胜疫情,迎来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