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
发布时间:2020-03-01 文章来源:CSCSE 文图提供:CSCSE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因位处洞庭湖以南得名“湖南”,又因湘江贯穿全境而简称“湘”(别称:楚、湘楚,三湘四水),为中国国家一级行政区;境内广植芙蓉(木芙蓉),古诗有“秋风万里芙蓉国”之句,故有“芙蓉国”之誉。湖南的省会长沙市,省政府驻地位于长沙市天心区湘府路。
湖南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这里有炎帝和舜帝的古老传说,有玉蟾岩和城头山等远古遗迹,有西周青铜器四羊方尊、里耶秦简、西汉马王堆古汉墓和三国吴简等珍贵文物。有岳麓书院和岳阳楼等著名人文景观,有张家界世界自然遗产,还有造纸术发明人蔡伦和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这样蜚声中外的著名人物。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和进入21世纪以来,湖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湖南古老的文明和今天的成就交相辉映,正引起越来越多的世人关注。
湖南物产富饶,俗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谓,是著名的“渔米之乡”。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如粮食、棉花、油料、苎麻、烤烟以及猪肉等均位居全国前列。其中,稻谷产量多年为全国之冠,生猪出栏居第2位,烤烟居第4位,粮食居第6位。湖南矿产丰富,矿种齐全,是驰名中外的“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矿之乡”。
湖南山川秀丽,名胜古迹众多,是我国风景名胜资源多的省份之一,也是海内外闻名的旅游胜地。在这块早年属于云梦古泽的地域曾广植木芙蓉和水芙蓉,唐代诗人谭用之在《秋宿湘江遇雨》诗中曾咏出“秋风万里芙蓉国”之佳句。毛泽东主席亦在《答友人》中颂曰:“芙蓉国里尽朝晖”。湖南自古便有“芙蓉国”的美誉。目前,全省已发现文物景点2万多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全省有奇峰林立,怪石繁生的武陵源风景区(张家界、索溪峪、天子山),她是我国首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的自然名品。湖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英才辈出。“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曾国藩、左宗棠等风云一时,魏源、谭嗣同率先打开中国学习西方先进思想的窗口;黄兴、蔡锷等民主革命先驱,高擎反对帝制、反对封建专制的大旗;毛泽东、刘少奇等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创建中国共产党、缔造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了巨大贡献;胡耀邦、朱镕基等为我国的改革发展贡献突出。在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上,三湘大地涌现出了一大批彪炳青史、光照寰宇的历史伟人。
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湖南人民同心协力,开拓进取,全省经济建设不断发展、社会事业突飞猛进、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09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2930.69亿元,位居全国第10位;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91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84.31元。除少数贫困地区外,基本实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高中毕业升学统考成绩多年来一直稳定在全国前列。湖南综合技术科技实力不断增强,杂交水稻研究与应用居世界领先地位,铝箔轧机单辊驱动理论与应用、人类高分辨染色体技术,“试管婴儿”、银河计算机、地洼学说、齐次可列马尔可夫过程研究等均达国际先进水平。